社会热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社会热点
 
那些不曾忘却的昼夜
发布日期:2022-4-4 15:04:52 点击数:2432

出得小区大门,需要几道手续。空旷的街道,偶尔驶过几辆放置灰蓝色通行证的工作用车,两三个人和我一样骑着电动车赶路,几个行人急促地奔走在人行道上,空气里似乎弥漫着一丝捉摸不定的气息。原本早晨熙攘热闹的场景,突然安静得让人有一种错觉,一种魔幻之感。一场疫情,城市抹去了喧嚣,安静了下来。

我还是急着赶到单位,手头有许多铜陵台新媒体产品等着赶工,再逐条官宣。这个时候,关于疫情的官宣就像给干涸的土地送来了甘霖,给饥饿的肚囊投运了食物。居民宅家,一部手机几可囊括一切。这是一个离开手机而无法想象的世界,对于从事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尤其如此。安排任务,制作产品,联系协调;接收指令,搜罗信息,发稿审稿。连续多日,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晨昏荏苒,昼夜交替,着实难为了一天到晚盯着手机屏幕的双睛。干涩难受,必须坚持。不敢沉沉睡去,只能轮换值守。生怕稍不留神,就错过了指挥部最新疫情通告,还有不该错过的细节和点滴。那些真实的人与事,那些温暖感人的瞬间,像一个个情感的句点,深缀在记忆的画屏上。

一夜无眠

314日,铜陵突发疫情。接到指令后,铜陵台新媒体立即投入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自诩为一名战士,两眼紧紧盯着手机里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网信办工作群,一有最新消息,便最快安排编稿、预审、终审,与同事一道在铜陵台微信公众号、网站和豚云客户端上对外推送。再同步制作铜陵台抖音和视频号,重复同样流程,及时准确发稿。

当晚10点多,部里指令,24点之后有重磅稿件。不敢睡啊,睡沉了,就啥都不知道了。窝在被子里,一手抱着手机,仿佛汛期之夜查巡江堤一样,哪里有管涌,哪里有渗漏,须快速发现,及时排除。迷迷糊糊地,闭会儿眼,再劝劝眼皮别打架,看下屏幕。稿件还没来,再眯会儿。就这样心神不定,疑疑惑惑,时针走到了315日凌晨1时。

128,台里其他部门又传来了两条视频稿件,需要审核推送。处理完后,赶紧眯上一会儿。翻来覆去,却难以成眠。近2点,一阵浓烈的睡意袭来,倒头睡去。352,市政府新闻办陈主任拨通了我的手机,提醒稿件已到,请速发稿。深夜给同事打电话,实在于心不忍,但没办法。联系编辑、同事,三审过后,411,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最新首例阳性病例的“情况通报”,铜陵台正式向社会通报。来回倒腾,5点多勉强睡会儿,650起床上班。

这个夜晚,手机伴我近乎一夜无眠,承载了全部工作。这一夜,和我一样一夜无眠的,还有全市各条战线许多部门的人员。只是,这些人群并不被人知晓。就像挂在夜空里眨着眼睛的小星星,从未离开,一直在那里闪亮。当东方晨曦喷薄而来,又开启了迎战疫情新的一天。

一位网友的两道难题

为民办实事,见微知著间。铜陵台新媒体建有网友爆料互动群,497人,深受网友关注。320日,网友King在群里发出求助:他所在企业亟需8名职工赶到单位值班值守,因交通管制没有车辆,十分着急,急盼解决。我作为群主,知晓后立马加了对方微信,进一步了解情况。在确定这几人居住在非管控区、非封控区外,随即与该企业所在服务部门负责人取得联系,得到了对方积极响应和支持。征得同意后,我再把这位负责人手机提供给网友,让其做好具体沟通和对接。在多方协调配合下,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一刻钟后,该网友又给我发来私信:他的一位同事接到两个手机打来的电话,说被判为密接者。而和这位密接者在一起的另外两人没有接到电话,担心引发传染风险,非常害怕,问我怎么办?原来,316日,这位密接者和另两位同事在新城花园一家面馆用餐。公司随后进行了排查,另两位同事已向社区报备,但是没有接到电话。如果这两人属于次密接者,担心引发更多的传播链条,后果将更为严重。我深感此非小事,赶紧联系了市疾控中心办公室负责人。此时的一线工作者,忙得团团转。打了四个电话都在占线,第五次终于打通了。答复说,让我提供号码,他们快速处理。经过几方紧急联络,疾控部门按照防疫要求做出了应急处理,事情得以圆满解决。网友在随后的微信留言里,对我的热心帮助予以了真诚的肯定和褒奖。

三个感人瞬间

网络时代的便捷和影响毋庸置疑。特殊时期,网友对官方信息的渴求远超平时,爆料互动更为频繁。319日星期六,一位网友发来视频爆料,国际华城小区一位“大白”突然倒地晕厥,让人心痛。这个感人画面必须尽快制作新媒体产品,营造暖氛围,传递正能量。我赶紧找到铜官区学苑社区戴主任号码,就此作进一步了解与核实。晕倒的是位年轻的女社区工作者姚尧。因连续多日在一线超负荷工作,当天上午突感体力不支,身体不适,发生晕厥,昏倒在地。同事们连忙扶起,准备送医。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姚尧恢复正常,又回到抗疫一线的工作现场。

同一天,群里另一幅图片温暖了许多网友,一位“大白”躺在了楼梯口。一番查询,这位“大白”叫陈思文,29岁,一位退役军人,义安区顺安镇东正社区副主任。315日,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在市属三区全面铺开。他来到有色世纪新城采样点时,因连续36小时没合眼,实在太困,累倒在该小区一单元楼的楼梯口“休息”了一下。“休息”10分钟左右,再次投入“战斗”。

这两个新媒体产品推出后,在网上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安徽广播电视台也联系了我们,继续宣传报道。“泪目,太累了,心疼”“退役不褪色”“看着真想哭”“致敬一线防疫人员,谢谢你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当我看到这些留言,我的眼角总会一次次泛起潮意,一种暖意如春风般拂过心田。必须为所有一线战“疫”者点赞,你们辛苦了!

19日晚,网友阿乐向我提供了聊天记录,我捕捉到了一则暖心小故事。320日,铜陵下了一天的雨,雨大风寒,湿冷难耐。一幕温暖的场景正在汇景新城小区上演。8栋志愿者刘琪,开始了第三次爱心接送。11栋一位72岁的梁老太太每周需做3次血液透析,因交通临时管制,出行十分困难。老太太女儿在小区群里发出求助后,邻居刘琪主动联系,伸出了援手。在报备警方、携带医院证明后,刘琪冒雨开着私家车送老人家到医院,并接回家中。此事在属地小区群里传开后,赢得一片喝彩。物业公司经理当即表示,自掏腰包免除她一年物业费。第二天,相关部门已在全市登记特殊就诊人群,保障这一群体的就诊需要。

四次真诚的感谢

互联互通,群策群力。如今,微信群已遍布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速度快,效果好。在每次制作推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官方通告时,我都会转发、覆盖若干个群,最快传递铜陵疫情防控的权威资讯,让更多网民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相信官宣,排除恐慌,不给谣言孳生传播的空间和土壤。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群的网友已习惯和适应了我的做法,不管白天黑夜,天天如此,从不间歇。一天,小区群里一位业主@我,今天怎么还没发最新消息?果不其然,当天的第一次还真落下了。老母亲住得较远,一早我骑着电动车赶过去送点菜蔬。赶回单位时,路上需要半个多小时,才无暇顾及手机。简单的解释后,这位业主竖起了大拇指,感谢我的分享,表达了真诚的谢意。我友好地予以回复:谢谢美邻关心!如若叨扰,多请谅解!

在一个老乡群,在一个同学群,在网友爆料互动群,我一样收到了他们暖暖的关心和问候。向我道一声辛苦,说一声保重。我曾留言:谢谢大家,都很辛苦。挺一挺就过去了。加油!一句话语一道暖流,一次点赞一分激励。理解胜过千言万语,再多的辛劳、苦累遁入无形,随风而逝。而在全市、全省和国内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有多少不忘初心、奋战不息的工作者,他们在默默付出,他们在无私奉献,他们在守护生命!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参与过,我“战斗”过,我没有遗憾,这就够了!

那些不曾忘却的昼夜晨昏,那许许多多感人温暖的人与事,在这个不一样的春天,给了我们心灵的悸动和情感的共鸣。铜陵抗疫仍在继续,最终胜利总会到来!写下此篇时,一直被手机里的许多事情牵绊着,难以静下心来细细思虑。请您包涵一下,我又要去忙了。

 

作者:郑冬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我的抗疫日记
下一条 信息:元宵节拾零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