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铜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聚焦铜陵
 
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百姓身边 ——记铜陵市新城办百姓宣讲员何竞
发布日期:2022-4-20 16:41:49 点击数:1483

81岁,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然而,家住铜官区新城办事处的退休老干部何竞,却仍然活跃在基层理论宣讲第一线,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启发和教育身边的人,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送入千家万户,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安徽日报》、《中国社区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何竞开展百姓宣讲事迹进行了报道。2020年,他被评为“铜陵好人”。

说明: D:\My Documents\理论宣讲\W020171018615486720338.jpg

20多年前,何竞从铜陵市港务局退休。以前在单位搞政工,自己不但抓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还喜欢舞文弄墨,经常给报刊杂志写文章。退休回家后,他仍然关心政治,自费订阅了不少党报党刊。2004年,社区聘请他担任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和辖区学校辅导员,他一下子找到了退休生活的兴奋点,愉快地接受了社区的邀请。从那时候起,他就以社区为家,充分发挥自己曾经从事政治工作的特长,积极参加社区文体活动,经常为社区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授课。2014年,铜陵市开始组建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他被聘请为理论政策百姓宣讲员。从此,他又开始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几年来,他注重党的政策理论的学习,关注党的大政方针,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党的大政方针与百姓需求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向百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讲身边的好人好事,大力弘扬社会正气。由于他生活在普通百姓之中,了解群众的需求,掌握群众的心理,所以他的理论宣讲深受群众欢迎,许多场次宣讲群众都是不请自来。一些不懂的地方,不少群众还主动上门请教。何老总是热心接待,找出政策依据,反复向群众宣讲。

去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活动中,他讲述了30多场铜陵范家湾抗战历史。宣讲时,他没有直接从核心价值观层面去解读、分析抗战历史。因为老百姓对核心价值观概念理解不深,说大道理他们懒得听。他就从自己调查掌握的第手资料中,挖掘整理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抗战故事,由浅入深地讲解28位勇士跳河牺牲的历史经过。19437月,当地新四军为了保卫大部队、保卫铜陵的抗战成果,面对十几倍的日伪军,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最后在枪毁弹尽、背靠顺安河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勇跳顺安河为国捐躯。润物细无声,英雄们为了民族独立,为了人民的平等自由,甘洒热血,不怕牺牲,这种爱国精神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听过他的宣讲后,一位机关干部拉着他的手深情地说,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爱国爱家爱岗,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给基层百姓宣讲的素材,他都是自己实地采访、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精心撰写。去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他通过报纸杂志,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广泛收集信息,精心制作宣讲课件。宣讲时,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鲜活的史实事例,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细雨润物,让群众听得入耳、入脑、入神、入味,慢慢打开群众的心灵之窗。近三年来,他开展理论宣讲100多场,除了社区组织的外,很多是市直机关、企业、附近学校和驻军单位邀请他去宣讲的。听过他的宣讲,许多人都说他讲得实在,内容接地气、容易懂,没有空洞的说教。在每年的学雷锋活动中,他宣讲时不搞老调重弹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宣讲内容。今年3月份,他以雷锋的故事和日记为主线,举办了10场宣讲,重点结合自己采写的两位社区老人的故事,诠释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一位是80多岁的汪荣振,八年如一日,一顶小红帽、一把小铲子一只喷水壶、一块小抹布,一辆自行车伴随,不论春夏秋冬,走街串巷铲除小广告30多万张。同时自己省吃俭用,却将2万多元钱资助给贫困人群。另一位是高广勋,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做好事至今,义务理发48年。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79岁高龄的老人赶到灾区,跪在地上为34名伤病员理完了发。他还将获得的“铜陵好人”奖金和节省的生活费14000元资助了7名贫困学子,圆了孩子们的大学梦……。这两位老人是什么精神?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雷锋精神,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活雷锋!通过大家熟悉的身边事例穿插宣讲,一下子将雷锋精神具体化、群众化,听众在感动之余口服心服。

在铜陵横港社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前几年,何竞家住横港社区。他家小区附近有两家人,为了争一块菜地的边界大吵大闹。两家的孩子都是高中生也加入到争斗中来。眼看就要拳脚相加,正好他路过现场。他把两个孩子叫到一边,问明了情况。然后他坐下来,给他们两人讲述了一个典故——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宰相尚能如此大度,你们两个都是新时代的高中生,为这么一块小菜地的边界争来争去,闹得两家不和,你们觉得值得吗?”两个小伙子听后默不作声,转身就散了。后来他了解到,这块菜地两家都放弃耕种了。何老说,向基层老百姓宣讲理论,不能打官腔,不能以大帽子压人,而是要和老百姓平等地交朋友,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老百姓就愿意跟你交朋友,就愿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你,你也就能了解到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宣讲就有了针对性。在实践中,何老注意了解社区各类人群的特点,根据他们的年龄、个性、文化程度、生活处境、心理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有时就用发生在听众身上的具体例子,由表及里,由小及大,阐述大道理。幽默是打开心灵的金钥匙。宣讲时,他不唱高调,不打官腔十分注重语言的艺术和幽默善于用故事诠释大道理,善于用群众的语言宣讲党的方针政策,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有时候,就像是面对面拉家常说心事,劝导人,解心结,化矛盾,增情感,一下子拉近了宣讲者与群众的距离,宣讲的内容群众也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从百姓中来,我懂百姓。我所宣讲的内容,都是百姓的需求”。正是将自己摆在普通老百姓的位置上,他的宣讲才能接地气,他的“大道理”才能被群众广泛地理解和接受。担任百姓宣讲员三年多来,何老不拘形式,不分场合,从社区党小组,到辖区单位、企业厂矿、附近学校和部队,一路走来一路讲,因形势变化而选定宣讲课题,因受众不同而确定宣讲方法。除了课堂宣讲,平时一旦有条件,他还见缝插针,抓住一切机遇,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小区发生了突发事件,他深入现场做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夏天居民纳凉,他摇着蒲扇和左邻右舍拉家常、讲道理;老朋友聚会,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牢骚,他推心置腹地宣讲政策,解疑释惑,引导大家顾全大局;小区里的家庭不和、邻里纠纷,他经常主动上门调解,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哪怕是三五成群的散步人,聚集在一起,何老也能融入其中,在谈笑中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解答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拘形式的宣讲方法,灵活机动的宣讲场所,又省时又省力,效果明显。应该说,这就是百姓宣讲员最好的理论宣讲“平台”!

在理论宣讲的同时,他还把宣讲中遇到的感人故事,生活中的感悟,写成文章,投向报刊杂志和网站,扩大理论宣讲效果。三年来,他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400多篇,有的还获得国家级报刊的奖励。何老深有感触地说,给老百姓宣讲理论,自己也在一次次受到教育,对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也是一种提高。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作为最基层的百姓理论宣讲员,何老在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同时,也收获着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为他晚年的幸福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李继涛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返乡创业发展中药材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共走致富路——记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任绪平
下一条 信息:凤凰山下凤丹美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