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策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铜都策论
 
关于修复郊区施湾小岭古道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9-7 8:35:13 点击数:2270


图片源于网络

施湾小岭古道位于三公山东端的铜陵市郊区周潭镇施湾村小岭山脉,沿溪涧旁两边山体斗折蛇行,当地有“上七下八”之说,即上到小岭顶七华里,由小岭顶往下八华里,与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相连,与合肥市庐江县相邻。

施湾小岭古道由麻石铺就,宽处1.5米左右,窄处0.5米左右,有的路段很陡峭,几乎呈60度角,有的路段一边是五、六丈的深涧,一边是壁立的山崖。小岭山脚下是枫沙湖,再往前是陈瑶湖,五公里外是长江。小岭古道大约修建于明末清初,已荒废多年,目前绝大部分路段都被杂草、荆棘及细竹等覆盖,有的已被腐土掩盖,有不少的地方则被山洪冲毁。

该古道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引起各界人士高度关注当地群众普遍表示支持修复施湾小岭古道。


一、施湾小岭古道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 

当地老百姓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故事,说是大约在明末清初时,山那边无为县昆山的一位万姓大户人家的女儿嫁与山这边施湾村一位施姓大户人家的公子,由于被群山所阻,万氏每次回娘家,都要辗转上百里,回到家中总是免不了痛哭一场,万姓富户爱女甚切,遂咬牙痛下决心,出巨资沿着小岭修了一条古道,方便女儿来往婆家与娘家。这个说法自然有很大的传说成分,最大的可能是被小岭阻隔的山两边群众为方便往来动议修路,其中的大户人家出资最大。

据调查,施湾小岭古道在三百多年中作用有三: 

01 商贸和人文交流的开放古道 

昔时,无为盛产稻米,是著名的芜湖米市的重要供应地。而施湾所在的老桐城东乡,有20多万亩的杨都湖和其他广阔的水域,是水产大乡,却因耕地稀少缺乏大米(解放后大举围湖造田,才成了鱼米之乡)。 施湾小岭古道的建成,促进了山两边以稻米和水产为主的贸易,也促进了山两边的人文交流。其中雍正二年甲辰科进士、理学家周大璋据说曾在古道的起点准提庵设馆教授山两边的学生,周大璋与大学士张英一门交情深厚,张英谓:诸孙皆执经(周大璋)门下。周大璋的墓地就在准提庵对面的小山包上,其墓碑即由张英孙子、周大璋门徒张若震拜题,张若震曾任兵部右侍郎。周大璋的墓只有10来个平方,连拜台都没有一道,其家风之清廉堪为楷模,清末贡生施湾村的周绍峰成为出身于无为的抗日名将戴安澜的老师,戴安澜之子戴澄东在《戴安澜传》中对周绍峰推崇备至,称戴安澜跟着周绍峰打下了坚实的古汉语基础,同时还练就了刚劲有力的书法。” 

02 抗衡和阻挡太平军的重要隘口 

《鹞石周氏宗谱》载,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政府要求各地办团练。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陷桐城,东乡(今枞阳县白荡湖以东区域及郊区周潭、陈瑶湖老洲三镇)以鹞石周氏为首组建了练勇,小岭成了东乡与太平军相抗衡的重要隘口之一,太平军去则耕,来则守。咸丰八年(1858)秋九月,太平军豫王胡以晄统率含和大队驰援桐城,绕无为牛铺、昆山,直趋无为桐城交界的界碑(今施湾村境内的界牌)、小岭等处。 胡以晄认为东乡是赴桐城的捷径,因此率兵对东乡严密的防守进行攻击。东乡练勇万余人驻隘口扼挡太平军,使太平军首尾不能相救。期间湘军将领李续滨在三河战死,太平军又重新夺得三河据守。胡以晄转而率兵勇对小岭力攻。但东乡练勇防堵甚严,出奇制胜,太平军无法进入东乡,遂拔营而去。 

03 抗日和解放战争的红色交通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建立了以陈瑶湖、周潭和三公山为核心的桐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游击队曾在小岭靠无为那边的山脚下摆下乱石阵,阻止日军的马队经小岭进入桐东。后来,施湾小岭古道成为桐东抗日游击根据地与驻扎在无为红庙镇的新四军七师师部之间的重要通道,位于施湾小岭古道起点的准提庵成为交通站,出身有名的枞阳桂林方氏的女尼方小姑师太成为交通站的交通员。日伪(一说是国民党顽军)知晓后,一天突然包围了准提庵,烧毁了庙宇(目前已扩大规模,完成重建),无法脱身的方晓姑,为了避免遭受侮辱,毅然架起干柴,浇上香油,惨烈地自焚了。 方小姑的墓就坐落在庵后的小山坡上。渡江战役期间,施湾小岭古道成为由无为向江边运送人员物资和由江边向无为昆山运送伤员的通道。 

二、修复施湾小岭古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01 传承生生不息的儒家文化 

追寻与古道关系密切的周大璋、周绍峰、戴安澜以及附近的明朝进士谢佑、明义士周磐石、明季奇人周岐、现代知名报人谢蔚明、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谢采筏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足迹,品味他们立德、立言、立功的气节与风范,传承文化血脉,汲取精神营养。 

02 弘扬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 

在施湾小岭古道,无论是新四军和解放军战士,还是普通的民众,乃至遁入空门的尼姑,他们团结一心、义无反顾、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家国情怀,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殊途同归。 

03 光大相亲相爱的传统美德 

行走在施湾小岭古道上,重温那段父亲为了女儿的家庭稳定和幸福,不惜耗费巨资在山中修路的传说,无疑是接受一次相亲相爱的家庭伦理的再教育。 

04 砥励不畏困难的奋斗精神 

在古代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当地人居然凭一双肉手在山间修通了长达15华里的险峻的施湾小岭古道。这种不畏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砥励和发扬。 

05 树立互通有无的开放意识 

山两边群众逢山开路,打通阻隔,实现了商贸和人员往来,表现出积极的开放胸怀。这样的胸怀在当下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情况下,格外珍贵。 

06 推动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 

施湾小岭古道修复后,将形成以古道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内核,以生态山水为助力的文旅高度融合的旅游景观,必将有效吸引各地游客,搞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推动乡村振兴。 

三、建议 

01 高度重视,列入议程 

施湾小岭古道作为独特的历史古迹,涵盖家庭伦理、传统美德、开发开放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革命精神以用生态山水等,是铜陵市不可多得的古道景观和传承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鲜活教材,也是铜陵市面向芜湖市、合肥市乃至更广阔区域的一个形象窗口。此其一。 

其二,将施湾小岭古道修复放在全市古迹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大盘子中规划和实施,才能更好地发掘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其三、施湾小岭古道修复牵涉很多职能,有些问题不是郊区能够解决的,必须由市级统筹。因此,应把施湾小岭古道的修复作为全市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重点工程来抓,力争早日实施。 

02 放大格局,高点规划 

施湾小岭古道的修复,不能仅仅局限于古道本身,既要考虑所处的一山(三公山)两湖(枫沙湖和陈瑶湖)一旧址(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环境,打通和改善相关道路及相应设施,将施湾小岭古道与三公山、周潭八角亭、枫沙湖、陈瑶湖和位于陈瑶湖镇的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连点成线,形成内容丰富且相对集中的精品旅游线路;还要放眼包括左光斗纪念馆、白荡湖、岱冲湖、浮山、旗山、两赛、中线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等在内的铜陵市江北全域,从更大的格局当中审视和谋划,打造体量更阔大、意蕴更丰厚、供给层次更多样的综合性和创新性旅游片区。就施湾小岭古道本身的修复而言,应以保护山林生态为前提,做到路面修复修旧如旧,还原旧有风貌,险要处可增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护栏。整理溪涧,营造流泉飞瀑。遍植枫树和松树,重现松涛如海、枫林夕照等。在古道沿途适当山顶位置,修建听涛亭、望湖轩、阅江阁等。总之,通过守旧与创新,拓景与借景等办法,丰富施湾小岭古道景观的层次与看点。

03 统筹协调,加大投入 

施湾小岭古道的修复,涉及发改委、财政、国土、规划、林业、交通、党史(史志)和旅游等多部门,应成立一个市级施湾小岭古道修复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和扶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及监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创新建立修复专项资金蓄水池,协调各类政策资源,运用市场化手段,采取投资奖励、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激发社会资本参与修复的积极性。 可以预料,施湾小岭古道修复后,将与三公山、八角亭、枫沙湖、陈瑶湖和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乃至左光斗纪念馆、白荡湖、岱冲湖、浮山、旗山、两赛、中线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等,组成铜陵市一道崭新亮丽的风景线,成为铜陵市旅游的又一张活力四射的名片 

作者:周巨龙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关于铜陵吸引人才的建议
下一条 信息:走集约型发展之路——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