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成果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成果库
 
关于实施铜陵“十二五”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4-07-15 15:53:33 点击数:3647

  
  
    战略是特定阶段事关整体全局的谋略,具有连续性。中共铜陵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根据铜陵近几年来的探索实践经验,确定了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环境立市、城乡一体四大战略,以加速铜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铜陵。这四大战略,对铜陵“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性。我认为,铜陵“十二五”时期要在扬弃过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结构升级  、创新  强市  、  环境立市  和城乡  一体“四大  战略  ” ,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生态、政府转型,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在更高层面建成一个生产先进、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现代化新铜都。这为铜陵“十二五”时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幸福,探索出了一条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中建设幸福铜陵的特色之路。在具体实施中,要重视研究和解决以下关键环节方面的重点问题。     
       一要推进“结构升级”,实施产业升级“四大计划”      
       目前,铜陵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实施“结构升级”战略,应立足于经济转型,突出产业升级:即一方面是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强市;另一方面是通过突破性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来强市。据此,我市在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实施产业升级“四大计划”,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铜陵现代服务业和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既是我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举措。     
      在实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计划”时, 要紧紧抓住铜产业链延伸这个重点 , 依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容升级和铜陵有色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承接高端铜深加工产业,做大棒、杆、带、管的精深加工,大力实施铜产业双千亿工程,努力打造世界铜加工、铜交易基地。突出推进国家进口废七类铜拆解加工区、铜期货交割仓库、中国铜交易中心、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铜加工研发中心、废七类集装箱转关等平台建设工作。力争市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列入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示范园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超越铜”的思路,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集约度和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推进电子材料等主导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加快建立电子基础材料及新型元器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努力将国家(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在实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时, 要突出发展铜基新材料、电子基础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努力把铜陵建设成为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通过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大型矿冶装备及安全专用设备、电子专用设备及阀门等产业,着力壮大装备制造业;重点支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环保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新型高效脱硫脱硝及除尘设备、水处理设备和过滤分离设备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节能环保产业。     
       在实施“突破性发展铜陵现代服务业计划”时, 要围绕构建泛长三角物流基地的目标,加快整合与开发长江黄金水道的两岸岸线资源,加速港口发展,建成 B 型物流保税中心,推进横港物流园区、开发区物流中心、车站物流中心建设等。并超前谋划京福高铁两用大桥桥头物流园区的建设,以适应庐铜铁路主要承担货运功能,将与铜九铁路在铜形成交汇点的机遇。与此同时,要在富含铜陵元素的 ( 如“青铜帝国”、“渡江战役城”、“皖中南职教基地”、非遗展示与体验、大铜官山公园等项目 ) 现代服务业上突破,努力打响铜陵品牌。    
       在实施“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计划”时, 要以满足我市的“菜篮子”供应、生态建设、城市休闲等日益扩张的城市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菜篮子”、生态休闲观光、特色农产品三大系统。尤其要将发展重点放在构建“菜篮子”供应系统上。要按照提高供给能力、满足未来 100 万人口 60 以上的需求,超前规划若干蔬菜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要根据目前我市“菜篮子”供给中的不足,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和水产养殖,按照种养结合、养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完善配套、集群发展的园区发展思路,发展园区农业。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 , 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二要实施“创新强市”,突出“三大重点”      
    铜陵跨越崛起,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科技教育。因此,实施“创新强市”,必须要突出科技、教育和人才“三大重点”。     
      把科技作为创新的支撑, 努力使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力求在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在资源循环利用、铜产业链延伸加工、精细化工和生姜(凤丹)精深加工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难题。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把教育作为创新的基础, 围绕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目标,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向高位均衡发展,将均衡教育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延伸,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要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教育中心整体搬迁为契机,强化职业教育,打造皖中南职教中心。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增强全民创新能力。     
       把人才作为创新的关键,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加强市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增加博士研究生来铜社会实践时间,开办知名大学研究生分院或研究分所,鼓励大型企业与高校合办博士后流动站,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三要坚持“环境立市”,力促绿色发展      
       铜陵是资源型城市,“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企业密集,属高碳产业集中区,生态环境压力大,节能减排任务重。因此,解决生态环境压力大、节能减排任务重问题,就必须要以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为契机,把坚持“环境立市”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结合起来,凸显“绿色发展”新理念。     
        一方面,要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 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为目标,强化补链项目承接,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推进各产业间的梯度循环利用,进而实现循环经济园的“高碳产业低碳化”。在工业领域,重点围绕铜矿、硫铁矿、石灰石三大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三条生态工业链。在农业领域,重点建设“山丘生态保护区”和“洲圩绿色农业区”,形成种植业、养殖业、  农产品  加工三大环节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在商务消费领域,尽快出台引导绿色消费促进政策,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方案。     
      另一方面,要在“绿色铜陵” 建设上有重大突破。 要结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矿山生态恢复、湿地公园保护、森林进城和园林下乡四大工程,积极开展矿山复垦和植被修复,推进东西湖、白浪湖等湿地公园旅游项目开发,实施大铜官山森林公园项目,优化林业结构,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增加阔叶林比重,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村庄绿化,推进生态村、生态镇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生态公益林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沿江、沿河、沿湖的岸线资源,保护好自然生态,继续推进绿色长廊建设,同步做好沿路的湿地植被保护,加大对洲圩区滩涂、湿地保护力度,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覆盖来增强固碳能力,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重。     
        四要推进“城乡一体”,突出“一个重点、一个抓手”      
   “十二五”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关键时期。为此,要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点,着力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要把土地整治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抓手,将土地整治、宅基地整治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并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都市型农业,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努力弹奏一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和谐乐章。     
    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点。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使城乡劳动力充分、平等就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不断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努力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在成功创业的同时带动社会就业。加大对乡镇、社区卫生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机制。继续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明确学前教育公共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促进均衡教育向农村延伸、向学前教育延伸、向高中阶段教育延伸。按照三年改造目标,继续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完善廉租房建设机制,扩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鼓励新城区整体开发,扩大房地产有效供给和建设水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住房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养老、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继续扩大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面提标。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联动机制,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以养老和大病救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设。     

    把土地整治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抓手。 要实行“市委统筹,国土搭台,部门协作,镇村为主”的机制,由国土部门“一家做”转变为“大家做”,实行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要规划先行,抓紧编制全市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对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的选点,要考虑论证是否符合《铜陵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否与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和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是否体现铜陵特色和优势;要整合资金,努力将市、县两级所有支农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改变以往各部门分散实施、撒“胡椒面”的做法,本着“资金来源不变、用途不变、整合集中使用”的原则,使所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及时跟进,按各类子项目的原审批渠道、原实施办法进行申报审批,整个项目统一推进,诸如村村通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农村文化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种植业、养殖业等项目资金按原用途集中投入,达到“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搞成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效果。 

(作者:方元  铜陵市第六届社科成果二等奖)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新医改启动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人流向分析
下一条 信息:基于心理契约的现代税收文化建设的思考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