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文旅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独特个性和时代文化特点的文旅产品,创造从“大众市场”向“个性市场”转变的文旅消费,让文化走向“远方”,旅游富有“诗”意,能够直接推动我市释放文旅产业的巨大潜力,促进经济总量等“四个倍增”。本文阐述了我市近年来在文旅产业方面的主要做法,剖析了文旅产业在实力、规模、营销、配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升级、项目带动、营造亮点、营销创新和配套服务等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呈现“文旅融合、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的“一融两高”新态势。文旅成为旅游市场的焦点,成为世界瞩目、国家重点、各地重要的产业。我市襟江带湖,风光旖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快发展文旅产业,是推动我市聚焦“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建设“四创两高”现代化幸福铜陵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市努力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加快实施文旅项目,不断创新文旅产品,精心培育文旅品牌,全面优化文旅服务,文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我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1.02亿元,规上文化企业79户;202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8.9亿元,国内游客1770.9万人次。江南文化园完成投入近百亿元,入驻企业数300余家;永泉农庄持续投资,建成集休闲、美食、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涌现出北斗星城、大通古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旅产业集聚区。
优化顶层设计。为了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水平,我市在制度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制定出台了纲领性文件和一系列配套文件,在土地、税收、服务、人才、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在方向引领上,出台了文化强市、旅游改革等文件;在产业发展领域,出台了将旅游业培育为重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投资消费等意见;在工业旅游领域,出台了省内首个工业遗产保护地方立法以及工业旅游发展相关规划;在乡村旅游领域,出台了推进全域旅游、空闲农房发展等意见;在资金支持领域,安排了旅游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专项资金用于品牌打造、营销推广、提升服务等。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铜官山·1978”文创园、方氏名人文化园、左光斗陈列馆、天下生肖乐园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建成开放,大通古镇、滨江书屋、西湖湿地、龙潭古村落等成为网红文化旅游景点,永泉农庄、犁桥水镇、铜艺小镇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
围绕铜遗址、铜开采冶炼、铜产品生产及展示、铜文化演艺、铜文化展陈,形成铜文化体验链条。实施“艺术振兴乡村”工程,依托犁桥“梦里水乡、古韵犁桥”水镇优势,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铜陵田原艺术季”活动,所创造的“艺术+民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被全省推广。“一乡一品”,举办牡丹节、油菜花节、风筝节、荷花节、龙虾节、龙舟赛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节,提高乡村旅游热度。
加大文旅品牌创建力度。引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的旅游新业态,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积极创建枞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创建义安区、郊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游品牌创建带动效应显现,全市拥有A级以上旅游景点(区)21处,其中4A级景区9处,省级旅游品牌项目16家。永泉农庄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浮山、大通景区创建5A级景区。犁桥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百舟互娱、新永安软件两家网络公司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拥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家、省民营文化企业100强16家。建成图书馆新馆、非遗展示馆、中国数字铜博物馆、智慧图书馆和数字文化馆项目,凤凰山铜矿遗址、浮山摩崖石刻、汤家墩遗址、阮鹗墓石刻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铜陵市跻身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了打造可复制的中小城市文旅消费新模式,铜陵市全面整合文旅资源,努力完善文旅消费基础服务,积极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
一是创新消费场景,发展夜间经济。通过打造“夜赏铜都”品牌,在全市分层次差异化打造城市“夜市”、景区“夜游”、乡村“夜宿”三大消费集聚区。
二是助企惠民纾困,促进文旅消费。联合百家景区、酒店、文化场所、品牌商家开展减免、打折、特价等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文旅消费活动。
三是搭建数字平台,助力消费升级。研发搭建“乐游铜陵”文旅消费服务线上平台,开发“游安徽”APP铜陵版块,构建数据监测、门票预约、视频监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消费平台。
线上线下互动,多渠道宣传推广,不断提高铜陵市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强化媒体宣传的冲击力,在央视不间断开展城市旅游形象宣传,开通文旅网站、微信、微博和抖音平台。
举办大型主题推介活动。积极融入长三角旅游商圈,相继举办全国旅行商大会、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铜陵)旅游产品推介会、常州推介会等。
开展特色宣传活动。邀请国内知名文人游铜陵写铜陵,持续开展文旅摄影图片征集活动。制作完成旅游画册、旅游手绘地图、旅游宣传片等系列旅游宣传品,并广泛分发。
不断完善文旅公共服务水平,打通文旅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文旅产业高效便捷发展。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完成或改造27.85公里通景公路、9座游客服务中心、512个旅游生态停车位、13座旅游厕所、200多块旅游指示牌等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3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公交通达,旅游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市本级、2个县区完成手游APP运行,开通了铜陵文旅网、铜陵文旅政务微博、铜陵文旅微信公众号,重点旅游场所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促进我市文旅产业发展,需要在对接长三角、并与周边城市比较中,找准文旅产业发展的短板,针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弱项,谋篇布局和精准点题,拉动我市经济增长,促进创业就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我市文旅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总体实力不强,体量较小、数量不多、亮点较少,目前尚无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1%,2021年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仅为11.9%,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用不够突出。
表一:2021年我市与周边地市旅游产业基本数据
|
海内外游客(万人次)
|
旅游总收入
(亿元)
|
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
|
A级以上景区
|
5A级景区
|
黄山市
|
6316.86
|
538.10
|
56.2
|
57
|
8
|
池州市
|
5852.3
|
646.8
|
64.4
|
37
|
1
|
安庆市
|
5154.39
|
511.0
|
19.2
|
70
|
1
|
芜湖市
|
4894.37
(国内)
|
595.06
(国内)
|
13.8
|
34
|
1
|
铜陵市
|
1770.9
|
138.9
|
11.9
|
21
|
0
|
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相比,江浙沪等地文旅产业在质和量上均居于国内前列,远优于我市。与周边城市相比,我市处于黄山市、安庆市、池州市和芜湖市文旅产业的包围之中。从2021年旅游业数据来看,我市旅游总收入分别只占黄山、池州、安庆市旅游总收入的26%、22%、28%。从文化产业数据来看,我市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亿元,总量在全省排名第15位;占GDP比重2.1%,比重也居全省第15位。
一是文旅产业集聚不强,缺少专业园区支撑。文旅企业间缺乏交流合作,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各自为战,文旅产业项目投资分散,受融资、用地等因素制约比较突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二是龙头企业少,带动效应和社会效益尚未发挥。2020年,我市规上文化企业仅79户,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文化企业仅3户,5千万以下的企业63户,不足1千万元的26户。
三是文旅产业链和价值链挖掘不够,难以产生辐射效应。如铜文化旅游仅表现为铜艺术品的展览展示,上下游产业链衔接与锻造不够。万亩凤丹,文旅产业链和价值链开发利用不足,综合带动作用不强。互联网+文化产业+旅游产品等新型业态处于“小微状态”。
一是品牌景点不多。我市目前无5A级景区,4A级景区只有9个。众多文旅资源单体规模较小,零星分布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水平不高,景点之间缺乏整体包装和合作联袂,吸引力不强,难以形成著名品牌。如阮鄂墓石刻、汤家墩遗址、清凉寺等景点,文化底蕴较高,但只是一个孤点,难以产生带动作用。
二是融合发展不够。文旅产品质量不高,观光型居多,如天井湖、江南文化园、万亩凤丹、大山桃花,观赏性较高,但缺乏文化内涵,特色不鲜明,地方独特个性和文化特点未能彰显。而作为我市文化主脉的铜文化和桐城派文化,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但现实载体很少,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如金牛洞古采矿遗址观赏性不强,桐城文化除了投资4千万打造的方园外,没有其他配套的景区、景点支撑,难以联动发展。
文旅景点营销方式比较单一。未能激发中等收入群体和银发族的消费潜力,对经济发展贡献度不强。部分景区依靠门票产生收入,有的景区门票定价超过居民所能承受的心理程度,抑制了景区健康发展。如凤凰山景区收取门票后,不但对游客流量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削弱了景区原有火爆的农家乐。
景区文旅产品较为原始。A级以上景区消费项目少,乡村旅游多以民宿、采摘、农家乐为主,难以拉动文旅消费增长。民宿未能由专业公司形成整体运作,文创产品少,仅当地居民摆摊设点销售少量农产品,部分景点饭店稀少,游客就餐难。
基础设施尚有欠缺。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交通布局和公共设施未能满足需求。全市景区景点之间缺乏必要的公交班线、公交站点,有的景区未开通公交班线,如“桐城派文化”部分遗址交通不便;景区景点公共服务存在不足,公厕、标识等设施建设欠缺,景区宣传与接待水平参差不齐。
旅游智慧化程度有待提高。线上平台发展不足,且与旅游目的地间协调不足,景区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联网发布平台。
文旅产业人才结构性短缺。产业领军人物缺乏,复合型人才不足,亟需经营管理、专业技能、创新创意类等人才。
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主体为依托,以资源配置为手段,探索文旅产业发展的规律,提高文旅产品的表现形式和内在价值,实施文旅产业发展工程,构建文旅产业体系,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要与黄山、九华和方特等5A级景区争锋,突破周边城市的文旅重围,必须要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在文旅产业发展的定位上,依托“两山一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把我市打造成为皖南旅游重要门户,打响“铜文化”和“桐城派文化”两张特色品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构建中转休闲文化旅游基地。
针对疫情形势下国际旅游受阻、高端消费正在回流的特点,主动“分蛋糕”,做大做强酒店餐饮等高端文旅消费行业,抢占大旅游圈市场客源,拉动城市经济增长。
突破狭隘的“小旅游”“小文化”局限,把文旅产业与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大文旅产业”,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建设和完善铜艺小镇、永泉度假、犁桥艺术民宿等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培育龙头企业,壮大文旅企业。实施规上文化企业倍增计划,重点培育规上文旅企业。在精准发力中做强市场主体,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强、贡献大的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文旅产业集团或品牌,不断壮大文旅产业队伍,注入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建链强链补链,产业提质增效。以项目策划作为突破点,以产品开发作为着力点,以文化支撑作为增长点,打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推进景区产业、酒店餐饮、旅行服务、生态休闲农业、商品贸易一体化发展。
积极创建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枞阳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义安区、郊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实施国家级旅游品牌创建工程。推进天井湖、大通古镇和浮山创建5A级景区,犁桥水镇和三公山创建4A景区。
打造精品文旅项目。聚焦铜文化,打造以金牛洞、铜街主、铜艺小镇、铜官府等为主体的铜文化项目,以铜官山1978文创园、大铜官山公园等为核心建设工业遗产文化等文旅项目;聚焦桐城派文化,推动方园、左园等枞阳名人故里项目与研学旅游相融合;聚焦乡村旅游,以犁桥、大山等美丽乡村为中心,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感受和旅游体验相融共生,实现“1+1>2”的效应。
一是文化旅游化。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设施对接联动,在公共文化场所融入观赏和体验元素,把公共文化场所建设成游客的目的地。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围绕景区布局,公共阅读、文艺培训、非遗展示等服务项目向景区延伸。在景区、景点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在乡镇及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增设旅游服务站点,推动文旅设施优化升级。
二是旅游文化化。旅游景区、景点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在旅游中实现文化体验和文化价值,让旅游场所成为文化的活动地。天井湖、浮山和大通古镇等景区、景点升级,要与我市独特的铜文化、桐城派文化、工业遗存等文化内涵和人文元素相结合,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提升文旅产品的内在价值,创造出更具有价值的产业链。
结合文旅消费试点市建设,创新文旅营销方式,促进文旅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合理。
科技赋能营销。互联网+与文旅营销相结合,发展智慧旅游。广泛应用平台技术,营销文旅产品,延伸文旅产业链。完善铜陵文化旅游APP建设,“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等业务发展。丰富营销载体。
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推动城市“夜市”、景区“夜游”、乡村“夜宿”三大消费集聚区建设。把文旅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依托商业中心、特色街区建设文旅消费网点和服务中心,提升“夜市”“夜游”质量。
发展精品民宿。制定民宿业发展标准,引导和规范民宿发展。鼓励民宿行业化、产业化发展,打造一批中高端民宿品牌。
开展联合营销。积极参加长三角、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联合营销,向长三角城市定向推广,提升铜陵文旅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设施建设人文化。加强线上平台建设,推动景区之间信息联网发布。加强集散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指示标识等设施建设,并嵌入文化理念、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完善旅游交通建设,开通旅游公交专线,连接重点景区,打通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与交通干线连接的“最后一公里”。
资金投入多元化。支持国有文旅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开展多方合作,组建混合所有制的旅游集团。鼓励各类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控股、重组兼并等多种形式,经营文旅产业。
文旅人才多样化。积极引进文旅产业领军和复合型人才,汇聚各方人才,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养本土文旅人才,鼓励本地院校和研究机构设立实践实训基地,培养文旅创意性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作者:孟的华、方元、杨俊(系铜陵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