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上午,铜陵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铜陵日报社四楼会议室召开七届一次换届大会,在铜的55位会员参加了会议。市委宣传部和市民管局分管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会长张云贵主持。
会上,会长梅春来作了题为《牢记公益性文化协会使命 开创老新协工作新局面》的报告。他首先回顾了市老新协6年来在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和市社科联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主管部门的意见,牢记公益性文化协会使命,结合协会自身实际,努力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2017年获得“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度分别被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授予优秀协会。在省老新协开展的4次4项作品评选工作中,先后两次获得组织奖。
接着,梅春来从10个方面简要总结了市老新协6年来,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一是大力开展新闻报道、摄影和著书立说活动。在6年时间里,协会先后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刊登报道、摄影稿件2600多篇(幅),并有不少论文、评论、诗歌、散文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有38篇新闻和各类文体作品获奖,出版合集、长篇小说6部。二是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宣讲活动。截止今年9月底,协会先后深入机关、学校、农村、社区等地宣讲254场次,听众累计达3万多人次。三是积极开展本市报纸阅评活动。仅据近3年来的统计,协会在市内两家报纸上写出阅评文章85篇,其中10篇分别刊登在两家报纸上,为《铜陵日报》《铜陵有色报》不断改进文风,提高办报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积极开展帮扶胥坝乡中洲村美好乡村共建活动。近3年挤出2.6万余元,先后为这个村的服务大厅、老年活动中心和党员活动室添置了电子滚动显示屏、电脑和打印机等文化设施,推动了这个村和美乡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五是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志愿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协会每年都不少于40人次参与社区的文明创建、小区改造、巡逻值班、退休支部建设和楼道管理等工作。特别是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每天都有不少于20人次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监督和示范工作;在2020年至2022年防疫抗疫期间,协会会员除主动捐款近万元外,先后有400多人次参与防疫巡逻宣传、社区卡口值勤和协助社区核酸检测接种等工作。六是先后多次参与作品评奖、开展板报和摄影展活动。在安徽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开展的四届书法、绘画、摄影、著述四项评奖活动中,市老新协共选送45件作品,其中36件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率达80%,居全省老新协前列。在市社科开展的第十三届、十四届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周和安徽省第十六届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月活动期间,协会先后制作了6块展板参展,获得主办方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期间,协会先后组织了一批会员从收集和拍摄的200多幅作品中选出67幅作品制作出41块展板,先后在市幸福社区、大通镇、犁桥水镇、天井湖书院等地展出4次,展出时间长达76天。广大市民从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史和铜陵发展史的教育。七是建立优秀会员表彰机制。协会为鼓励会员充分发挥余热,3年来评选优秀会员27人次。八是加强协会党组织建设。2022年6月成立了功能性党支部,进一步完善了协会党建工作。党支部成立之后,根据自身的特点,协助协会开展好会员的思政工作和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协会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九是开展“暖心”活动。多年来,市老新协形成了一条规矩:对生病住院的会员和去世的会员家属进行看望慰问;每届年会对70、80、90周岁的会员祝寿庆贺、戴花拍照留念。近5年来看望、慰问13人次,祝寿戴花的23人。十是进一步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管理。其中包括:组织领导管理、会员队伍管理、财务收支管理、会务管理、工作台账管理、信息平台管理、外出采风和红色旅游管理、年审年报管理、《铜陵老新闻》出版发行管理、党员教育管理和赠送报纸订阅管理,积极协助省老新协做好《安徽老年报》发行工作等。最后,梅春来为新一届老新协继续抓好协会工作提出5点建设性建议。
此外,这次大会还听取了常务副会长陈百如通报市老新协6年来财务收支情况的报告。同时,大会以举手表决的形式,选举产生了33名新的理事和1名监事。紧接着召开七届一次理事会,仍以举手表决方式选举了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原《铜陵日报》社总编刘宇飞为会长,新老会长热情握手进行了交接。在闭幕式上,新当选的刘宇飞会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从三个方面简要讲了新一届老新协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