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理论研究
 
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3-09-19 17:31:33 点击数:66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领导,必须要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不牢,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发展不明显,村集体收入乏力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我们要抓住乡村振兴总要求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强农惠农富农根本举措的要义,真正把党建引领作为实现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振兴的根本之策。

一、把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尤其选好村支书“领头雁”更是关键。一要全面加强村支“两委”班子队伍建设,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关键。目前,我市向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及重点推进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及其相关人员,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村支“两委”换届,也采取一批干部从现“两委”中“留用”,一批从村里的后备干部中“重用”,一批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引”,使村“两委”班子建设得到大大加强,进而在带动一方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二要大力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水平。要抓实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管理考核,特别要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强化思想政治、能力素质整体提升,增强他们的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等能力,着力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三要壮大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质量。人才聚则乡村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才振兴。当前制约农村人才发展的症结主要在于年轻人才大量外出务工,乡土人才外流,农村发展缺失活力和动力。因此,要以人才振兴为重要抓手,建立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抓总的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引育并重,充分调动各部门的人才工作积极性,让更多乡村振兴人才愿意来、能干事、留得住,增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要注重发展培育农村年轻党员、后备干部、村“两委”成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村级后备人才,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质量;注重培养种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和青年优秀人才,培育一批充满激情的创业带头人,切实提高现有基层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激发当地人才活力,鼓励高学历者回乡就业、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扎根基层。要注重调动和发挥乡村贤人作用,以及引导青年人热爱故土家乡作贡献。

二、把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火车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市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实践经验,及我省金寨大湾村等乡村发展路径,按照培育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工程,已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建议我市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的重点是:一要把支部建在农村产业链上,巩固发展壮大原有产业。如黄山村的瓜蒌、玫瑰,新华村的无花果,雨亭社区的火龙果,太平村的葡萄等产业要适时建立党支部。二要整合涉农资金并发挥最佳效应,要向村集体经济发展倾斜。市委组织部与省建行签订《全面推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建成376个“裕农通”,满足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创新。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基金“五位一体”金融支农的“金寨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运用。三要聚焦集体收入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入主要来源有四大块:上级拨入资金、集体资产收益、合作社上缴收入、产业项目收益(如光伏发电)。建议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形成村委会为主导、农户为主体的新发展模式,完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试点农村产权交易,不断增加集体收入;要把财政扶贫资金或其他涉农资金投入到农业、养殖、光伏、乡村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作为集体收入一项固定的、长期的收益,努力让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同时,随着集体收入的增加,每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当地养老(这应作为农村一个需要强化的工作)、体育健身、文化设施、污水垃圾处理、文明创建等公益事业上。四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潜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特色项目。如义安区老洲乡光辉村的村史展览馆。群心村被誉为“第一艘渡江船”,获得了全国示范美丽村庄称号。这方面枞阳县、义安区有不少可以打造的特色项目,应高标准谋划、建设。

特别是要把铜陵江心洲(铁铜、凤仪、长沙、和悦、老洲、胥坝)的发展作为突破点,努力打造成为铜陵生态岛。建议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在政策、资金、路径等方面发力。在政策层面,要把铜陵江心洲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努力成为长江航道上的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示范区试验地,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在资金方面。要争取国家、省市县配套资金投入,主要是江堤维护、水利兴修、道路建设、农田改造、美好乡村建设、产业扶持、农业补贴等。在发展路径上,可以借鉴“塘约模式”,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建立农村产权确权信息管理平台,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地集体财产权“七权”叠加进行确权登记,明晰农村产权“身份证”,让农民把产权“揣”在兜里,形成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农村产权交易打下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江心洲的发展要害就是在土地流转上,这是关键所在。处理好这个问题其发展问题就迎刃而解。建议可以划分四个区域:一是江堤范围内林业保护区域。这块是生态功能保护区域,必须强化底线、红线思维,是确保江心洲生态安全的基石和屏障,纳入林权范围。二是农田作业区域。要实施土地流转,然后根据现状可以分片实施,如蔬菜片、种植片、经济作物片、苗木水果片、油菜片等。可以适当建立如油坊,加工菜籽油,创品牌外销等深加工企业。持续推动“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有序健康发展,进而成为保障周边城市蔬菜供应基地。三是资源特色区域。要把资源利用好,利用乡村旅游机遇,与江心洲开发有机结合。在主打农业的同时,结合其资源特色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周边城市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如铁铜、老洲沙滩。四是居住集中区域。以原乡政府区域作为居住集中区,在此基础上统一规划,统一改造,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配套完善的公益设施。对其它区域农户宅基地采取置换(可在铜陵市域范围内进行置换)、征用、补偿等多种方式加以解决,改造后作为农田。对农户除宅基地外的田地、土地,进行土地经营承包权确认,作为其补贴和分红的唯一标准。建议以农村互助合作社+农户+电商和特色种植业互助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来经营。

三、把党建引领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

“生态宜居”的关键在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人居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发动群众,通过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锚定生态宜居“第一导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五年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以村子清洁、厕所革命、绿化美化等为抓手全力提升村庄环境,深入推进村庄清洁绿化,扩大“五清一改”清洁家园行动成果,实现村庄美与百姓富相统一,努力走出一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的绿色发展道路。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做到让村民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进一步强化河长制、林长制。要广泛宣传,党员带头、干部带头,结合“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发动村民主动参与,构建“党建+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体系。二要把生态宜居作为重中之重进行谋划建设。要立足铜陵特色,挖掘文化底蕴,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尊重村民意愿,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点落实好污水处理、水利兴修、道路建设、美丽乡村、植树造林等事项,做好公共服务建设保障,形成“小桥流水、繁茂大树、手绘景墙”等美好乡村图景,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三要引导村民转变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整治的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切实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改变以往乱堆乱放、私搭滥建、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的习惯,努力优化人居环境。引导好村民开展垃圾分类,推进铜陵秸秆、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及合理利用,以及农药化肥使用的增效减量。要聚焦整治中的重要环节和难点,加强对过境村路、田间地头、池塘边沟的日常清理和整治工作,实行生活和生产垃圾分类、及时清运处理。四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建设污水管网、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改水改厕、整治沟渠、兴修道路,持续推进农村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并完善机制强管护,按照村(社区)人口比例,优化配备保洁力量,健全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五要有序推进,分步实施。在全面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坚持集中整治与持续推进结合、点上“开花”与面上“结果”并重,每年建设一批美丽乡村重点村,以点带面,因地制宜,注重地方特色,形成模式。然后全面实施,通过五年、十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四、把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要求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进入新时代,只有抓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夯实农村社会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好地让美丽农村涵养更多的文明活水。因此,抓好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应有之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带头作用,努力以党建引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一要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重点工作来抓。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专门出台规定,实施措施破除陈规陋习,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树立起新规新习。村“两委”班子要带头,联合村民制订村规民约,联动开展禁赌、禁烟、禁烧、禁捕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陋习,着力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要以加强党的建设助力乡风文明,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持续强化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移风易俗活动、做实惠民志愿服务、整治不文明行为专项活动,切实让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二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夯实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建与村民文化生活相关的村级图书阅览室、村级固定放映室、村级文娱活动点、村级固定健身点,努力筑牢农村文化阵地。并努力健全农村文化队伍,积极引导多才多艺的村民组建舞蹈队、秧歌队。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编排形式多样的秧歌、舞蹈、歌曲,利用重要节日庆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既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新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要按照保护“本土品位”,传播“乡土文化”的要求,打造挖掘一批文化精品。如枞阳县方园、左光斗纪念馆,铜官区在农林村新建铜廉馆等都是文化工程精品。在枞阳县、义安区还有不少宗祠可保留下来,这要好好挖掘,作为本地特有资源认真打造。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如我市建成陈列室的乡村总数约30余个,占铜陵市368个行政村总数的10%左右。我市可挖掘的东西非常多。如古代名人李白、黄庭坚、王阳明在铜陵并留下不少诗作,与铜陵产生不解之缘。古代铜陵本土名人,如葛洪、盛度、陈敷、佘翘等都非常值得深度挖掘。红色教育这方面也很多。又如新四军在钟鸣,转移皖南事变突围人员,沿江地下交通站,大军渡江等等,都是赓续红色根脉好题材。

五、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石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是政策有效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一要深入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强化引领基层治理和促乡村振兴的组织保证。坚持大抓基层、强基固本,持续建强基层党组织,健全基层党组织对各类基层组织的领导体制,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和乡村振兴成果。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治理的“红色引擎”,健全镇村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辖区重大事务并推动落实。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注重把党组织中的优秀人才通过法定程序推选为各类组织负责人,加强新型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升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二要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眼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深入推进赋权强基,着眼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着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入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要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的村级组织体系,推动党建网格和治理网格“两网融合”,充分依托党员会议、支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乡村基层自治新格局。三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努力把农民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按照“收集民意、拟定草案、提请审核、审议表决、备案公示”五个流程,建立健全民主议事、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探索实行“积分管理”,通过强化村规民约的执行落实,引导村民践行积极向上,勤劳朴素的乡风民情。积极协调处理好群众利益关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平时多与村民谈心谈话,了解和掌握村民主张和需求。对苗头性倾向和现象要第一时间消除在萌芽状态。认真排查和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确保乡村和谐稳定。发挥老党员、乡贤人士、农业大户、铜陵好人等作用,动员他们进行宣贯、讲解、调解、巡逻等,营造一方平安氛围。

六、把党建引领村民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

党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让乡村和村民富裕,分享发展红利,生活在青山绿水之中,实现安居乐业、百姓幸福。乡村工作千丝万缕,推动乡村振兴重任在肩。不管面对多大困难,都必须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任务,聚焦“共同富裕”总目标,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广大党员积极工作,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是注重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基层党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活动,要首先保障民众的利益,带动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大业中,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通过上门走访、蹲点调研、结对共建等形式,多渠道倾听民意、了解情况,准确把握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二是注重农村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强调的是全面振兴,包括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五大振兴”,这些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强化统筹协调,大力推动以产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发展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走好这一条路,要形成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引领,以党员为骨干、以能人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共同体,努力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富裕的良好态势,持之以恒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更好服务广大农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三要发挥农村特色资源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农村“红色+生态”“红色+乡村”“红色+研学”等特色优势,通过微信、媒体、宣传栏等要把发生在村民身边的变化及时传播出去,要让在家、在外的村民无时无刻感受到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家乡的日新月异,更加热爱家乡故土。我们要认识到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趋势变化,努力将特色资源串珠成链,让生态旅游成为本地的特色品牌,努力吸引在外的农民工回流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能挣到钱,进而实现村民富裕的目的。四要以党建引领农村改革创新。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创新是一招致胜之棋。对于乡村而言,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乡村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既有农业现代化的改革,也有农村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改革引领人民群众的思想之变、行为之变、事业之变,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强大动能。要坚持生态优先导向,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中,各级党组织必须坚守站位,坚持从保护角度开发,有序推进农村的资源开发,关键是要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确保改革创新之成果惠及人民。

总之,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抓住“头雁”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用好一批乡村能人,调动村民积极性,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乡风新风,乡村振兴大有前途,未来可期。


本文系2023年度中共铜陵市委组织部重点党建课题(课题组成员:方元 徐峰 侯茂文 黄颖)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交通运输业当下面临的的困境及今后发展路径
下一条 信息:关于激发铜陵城市品质活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研究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