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理论研究
 
发挥方志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独特作用
发布日期:2023-07-12 18:21:59 点击数:983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地方志作为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是“一方之百科全书”,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中理应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方志文化的概念和发展

地方志,简称“方志”,是按照一定的体例,全面记录某一地区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称:“方志乃一方全史”。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地方志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历史地理文献,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地方志的编修历史悠久。方志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周礼·春官》记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外史掌四方之志”;《周礼·地官》记载:“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东汉时期,袁康、吴平撰写的《越绝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志书,该书被一些学者尊为“中国地方志之鼻祖”。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志有了进一步发展,东晋人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以“志”命名的方志。

东汉至北宋千余年间,方志曾以地记、地志、图经等名称和形式长期流行。宋元是方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这一时期,地方志无论是名称还是内容、体例,都完成了向完全意义上的地方志的过渡,保存的名志较多。自此以后,地方志书大多成为内容丰富、体例完备、统合古今的地方百科全书。

明清两代,朝廷和地方官府都十分重视地方志的编纂,是方志的兴盛时代,这一时期地方志成书数量大增,名志众多,为历代之冠。

民国时期,政府三次颁布政令,倡导各地纂修地方志书,一些省份陆续成立通志局或通志馆,开始编修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志。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地方志编修工作。1942年,《陕甘宁边区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公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修志工作写入政府职能。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方案》提出“编写新的地方志”,同年,中国地方志小组成立,负责推动全国修志工作。改革开放后,地方志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各地普遍建立地方志工作机构,陆续启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2006年,国务院颁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标志着地方志进入依法修志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地方志事业作出全面顶层设计。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修史修志”。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鼓励乡村史志修编”。

二、发挥方志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独特作用

(一)方志为文化自信提供基础

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凭空产生。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而方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志一直扎根于中华民族本土的现实,坚持自然与社会发展变迁的真实性,贴近社会生活本源,以记载当代自然与社会的真实存在为使命,强调历史一脉相承的连贯性。虽然记录的主要是当地的风土人情,但也从中揭示出自然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从而总结经验,提供借鉴,启迪后人,具有最接地气、最富有说服力、最能教育人等诸多特点。通过地方志,可以更大程度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讲清楚、讲透彻。方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聚宝盆”,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二)方志文化为文化自信贡献支撑

方志编修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方志有现实的实用价值。方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积淀而成并突显出来的重要特点就是其实用性,从而形成了方志文化自身的特殊属性和独特魅力,成为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宝库、知识宝库和智慧宝库,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最灿烂最耀眼最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屠呦呦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就是她在东汉葛洪所著的中药志《肘后备急方》中看到这样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从中获得灵感,然后带领团队从青蒿里面提炼出抗疟疾单体“青蒿素”。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根据方志记载的植物分布及花开花落时间的变化,研究中国历代气候变化的规律,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提出“方志时期”(1400—1900年),即利用数量众多的明清方志,探讨明清两代500年间长江、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的情况。随着地方志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探索,方志文化会为文化自信提供最基础、最深厚、最广泛的滋养和力量,从而为文化自信不断贡献强力支撑。

(三)方志文化为文化自信呈现证明

方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多元兼容的大一统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质基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变革思想;“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之道;“朝闻道,夕死可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追求真理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勇于奋斗精神;“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这些展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和风范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历代地方志记述的重点,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而为文化自信呈现了有力的依据和证明。

(四)方志文化为文化自信拓展资源
地方志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经2000多年绵延不断的方志编修中,培育形成的方志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仅宋元以来历代保存下来的旧志就有8000余种,10多万卷,约占全国现存古籍的1/10。这些旧志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至今,全国先后完成两轮修志工作,编纂出版省市县三级志书1万余部,地方综合年鉴3万余部,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乡镇村志3万余部,整理旧志3600余部,编写规模庞大的地情资料书,形成了数以百亿字计的地方志成果群和地情资料库。古今的这些志书,通过对各地不同的地理地貌、风物民俗、历史事件等的真实记述,使各种风格迥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彩斑斓的多元文化特色,形成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科学成果群。这些成果,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更拓展了文化自信资源。


作者:左克平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谈交通运输减量化发展成因及应对策略
下一条 信息:“六抓”“六促”“学宣贯” 踔厉奋发谱写铜陵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