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漫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坛> 社会漫笔
 
乡愁扫把沟
发布日期:2023-6-19 17:05:24 点击数:49

在扫把沟的历史上,1954年至1958年的几年间,是这里的居民刻骨铭心的非常时期。1954年的那场罕见的洪水猛兽,把原来居住这里安居乐业的居民,连同那条生意兴隆的街市一起赶到了发电厂周围,也就是后来取名为上、中、下富强新村一带;而同样让人痛心的是,由于近千户居民居住的茅草屋而引发的三场火灾,特别是1958年7月1日那场一共烧掉208户人家,让那么多受灾的居民肝肠寸断,伤心不已。但是,苦难的扫把沟居民没有被这“水火无情”的天灾人祸吓到,他们很快振作起来,踔力奋发,赓续前行,让扫把沟这片热土重新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呈现扫把沟的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

那时,在扫把沟这片丘陵地形的地盘上,驻守着发电厂、运输部和港务局三家单位,可谓三足鼎立,实力相当。后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又在狼尾湖畔开设了一所 “江滨小学”,从此碧波荡漾的狼尾湖畔就有了一所花木扶疏,莺啼燕吟的学校,就有了书声琅琅,天天向上的读书声。

发电厂当时可谓生机勃勃,蒸蒸日上。那片壮观的厂房,每天马达轰鸣,机声隆隆,那片硕大面积的冷却池,每天水花氤氲,雾里看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天中午到了十一点半钟,那长长的汽笛声总会准时响起,这是该厂职工中午下班时间到了;而周围广大居民也会以此洪亮的汽笛声为信号,午饭时间又到了;学校也会在此时此刻按时放学;扫把沟这片高高低低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大人小孩急匆匆的身影。

运输部当时也是犹如一辆行进中的火车头,势头正旺。记得,最初机务段的那片厂房位于大江边,后来由于厂房扩大的需要搬迁到建华窑厂前那片挖平的山坡上,人员增多,兵强马壮。每天从这里传出的总是铿锵有力的火车头行进声和汽笛声。而每当人们路过这片厂房,映入眼帘的总是好几辆疾如雷电的火车头,还有那些身着工装,忙碌检修的工人。

港务局那时在也在波涛汹涌的扬子江畔演绎着大戏,承担着全市进出口货物的装卸重任。由于当时铜陵与外界交通闭塞,铁路和高速公路基本是空白,所以无论是广大旅客通行,还是矿山工厂和各单位每天的进出口货物,还有广大市民需要的粮食和日用品,只能通过船舶运输和码头装卸来完成。所以,港务局当时仅有的两座简易式木桩码头货场上,堆满了粗铜、钢板、木料、煤炭、水泥,还有亟待运往扫把沟和市区粮库的大米、面粉、食油和日用品等等。而江边这两座码头上,一艘艘驳船,舳舻相接;几百名码头工人,每天在这里用肩扛,用箩筐抬,用板车拉,进行着重体力劳动的货物装卸,那昼夜不停,慷慨激昂的码头号子声,响彻扫把沟的上空;也可以说,这就是当年扫把沟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当时扫把沟有这实力雄厚的三家单位驻守着,但是龙头单位还应该是发电厂。因为他们接管了当年侵华日军筹建的整个发电厂厂房,那些造型新颖,质量上乘的办公室,卫生所,俱乐部,和大片的民用住宅;加上后来又在那片凹地建造的灯光篮球场和职工食堂,以及职工浴室,保健食堂等等设施,客观上为扫把沟地区的业余文体活动提供了一个大舞台。那个壮观的灯光篮球场,每天都有篮球爱好者在这里操练,而每逢节假日,常常都有精彩的篮球赛事。那片用水泥建造的台阶看台上,这时便是人满为患,热闹非凡。据当年发电厂职工子弟冯鹤庆先生回忆,当年发电厂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篮球队,年轻力壮,球技高超,平时经常训练,注重整体配合,是当时全市的甲级联队成员;他们不仅时常邀请市甲级联队其他成员的铜矿等球队来这里比赛,还邀请省属电力系统球技高超的淮南,蚌埠等球队来这里切磋技艺。每逢有了这些高水平的比赛,一般都是在晚上举行;这时,只见灯火辉煌,如同白昼的蓝球场上,运动员们你争我夺,龙腾虎跃,精彩绝伦;而看台上更是座无虚席,掌声、呐喊声不断,一幅扫把沟居民同欢乐的生动画面呈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给扫把沟居民提供业余文体活动的舞台,不仅仅是发电厂设施先进的灯光篮球场,还有一个舞台,那就是高大宽敞的发电厂职工食堂。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平时这里是职工用餐的大食堂,每当到了节假日,这里便成了扫把沟版的电影院。当天晚上放映电影的名字,下午早早就贴在了食堂的大门口,给大家带来惊喜。而到了晚上电影正式放映时,大厅里更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欢声笑语。记得早期那些电影《祝福》《羊城暗哨》《渡江侦察记》《寂静的山林》《英雄虎胆》,后期的《南征百战》《地道战》《地雷战》《侦察兵》等等,都是在这里反映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扫把沟地区文化娱乐生活也曾做过奉献的还有一支队伍,那就是港务局职工业余黄梅戏剧团。这个剧团的特点,就是唱戏的男演员都是码头工人,女演员的都是职工家属。自己至今还记得,这个剧团男主角有俩人,一个姓许,一个姓李;女主角也有俩人,一个姓金,一个姓鲍。男的唱腔洪亮,字正腔圆;女的笑靥如花,扮相俊美。那时,港务局也有一个俱乐部,每到逢年过节,演员们便会提前抽出时间排练,然后浓妆艳墨,闪亮登场,引来以本单位职工和家属为主观众的欣赏。自己那时还是跟在大人后面看热闹的小孩,至今也还记得,那时挤在喧嚣嘈杂的人群里看戏是什么滋味,后来也还了解到,当时这个最接地气的黄梅戏剧团曾经演出过的节目,有《孟姜女》《打猪草》《夫妻观灯》《小辞店》等等。

众所周知,黄梅戏,堪称是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的“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那么,自己少年时代在这里欣赏的港务局职工业余黄梅戏剧团的演出节目,也算得上自己接受的最早期的黄梅戏熏陶,弥足珍贵,受益终身。


作者:杨信友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上一条 信息:远去的童谣,故乡的味道
下一条 信息:事关蔷薇的记忆
版权所有: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邮政编码:244000
电话:0562-5880823 传真:0562-5880822 皖ICP备06009720号 技术支持:志扬软件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62-12318